• 购买一张票|
  • 会员俱乐部|
知名研发团队带头人留言!
 
中国建设银行 信息技术部业务经理
“亚太软件团队管理年会让我们学习到大师们多年积累的开发经验、了解最新的技术研发趋势,从他们身上学到成长为一个优秀的IT从业者所需具备的职业素养和职业精神。”
 
迪诺思科管理咨询(上海)有限公司 软件架构师
“架构专场中提及了许多抽象的架构设计原则,以及经典的架构设计理念,同时使用了具体的实例来对这些原则和理念做说明,深入浅出;项目管理专场中,把软件开发团队中的许多管理问题联系起来,作为一个整体,并结合其它相关理论,如博弈论,来说明项目管理,而不单单就项目管理而谈项目管理,既生动活泼,又不失管理者的严谨。”
 
爱立信 XLTT部
“大会主题明确,内容务实。期间,没有商学院式的夸夸其谈,有的是很多实际的案例分享。作为听众,我们同时了解了国际公司和本土公司的研发经验,相互印证,受益良多。建议下一场会议多多突出中国特色的研发管理。”
 
速尼软件 ATG-Video Manager
“能够跟来自世界知名企业的精英们一起探讨问题、分享经验,是一件让人愉快的事情;mpday恰恰提供了这样一个交流的平台 mpday起步走得很漂亮,我同时也相信她能走得更远、为中国的软件行业起到更好的推动和促进作用 祝愿mpday越办越好!”
 
上海商派网络研发中心 架构师
“看看别人的,想想自己的。该顺的顺,该理的理。静静的听,静静的思考是埋头苦干的智慧源泉。”
 
福州四创软件 项目经理
“此次大会是业界真正能让人静下心来细细品味的,收获非常大。”
 
安徽科大讯飞 技术总监
团队管理知识博大精深,大会将业界知名企业和专家多年的研究和经验进行分享,是理论与实践结合的典范,对发展中的软件企业很有借鉴作用。”
 
金山珠海研发中心管理部
作为一家有十几年研发经验、以技术立业的老牌中国软件厂商,深厚的技术积累和优秀的研发团队一直是我们的骄傲,在公司飞速发展壮大下,不断进取尤为重要。通过麦思博举办的MPDAY,诸多丰富经验的优秀讲师也使我们受益良多,了解到了业内各大领先企业的先进经验,也更加明确自己的发展路线。”
 
腾讯公司 研发管理部
参加mpday会议,了解到了一些业界在软件研发管理上的情况,开拓的视野。通过听取和本职工作直接相关和间接相关的知识,对自己的思维拓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。希望下次还有机会能够听到这些分享。”
 
广州银联支付网络 技术管理部
我们参加的北京站大会是麦思博第一次有意义的尝试,从中体验到了主办方的用心、关心和苦心。听说还将在上海、珠海举办,希望能够不断积累经验,将活动办得更加完美有效果,参与者能从中获取更多收益!”
 
东软集团 项目经理
通过讲师的实践共享,对自动化测试的理论及应用有了进一步的了解,测试驱动开发的观点会进一步在自身的工作中思考。”
 
腾讯公司 产品总监
对用户无价值的功能进行包装或增值设计;支持调试测试的高效设计机能;理解产品的目标是财务还是市场;考核与度量指标的区分;如何管理好各类员工。”
 
第九城市 部门总监
收获很多知识,很多思想,改变以往认识,会对工作有很大帮助。”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一句话收益!


测试管理专场:

1. 徐秉捷:发现了项目(当前)存在的问题;
2. 战戟:明晰了一些概念,带来的问题得到了答案;
3. 刘长山:非常好的经验分享;
4. 黄磊:测试团队,个人的成长和努力方向;
5. 梅声刚:为他考虑的精神,选拔新人的考量标准,素质重于技术,在实践中培养优秀的测试工程师;
6. 戴晶:全新的测试感悟;
7. 魏学峰:测试团队的建设方向和方法,测试人员的能力规划;
8. 王前程:如何成为一个优秀的测试人员;
9. 陈小林:对测试的过程有了更深的理解;
10. 任远航:测试深度;
11. 王彦:培养团队能力方面的技巧;
12. 王金光:测试团队精细化管理;
13. 黄颖:测试专业化思路;
14. 施翔:了解较专业和清晰的测试管理方法;
15. 龙潭:思考问题的维度,bug研究;
16. 薛伟勋:对于整个测试管理的理解;
17. 石磊:有很多的实用案例;
18. 张志峰:管理高度;
19. 徐文叶:强化缺陷管理;
20. 沈海潮:对敏捷开发有了深入的认识;
21. 石磊:了解了先进企业的先进经验;
22. 刘勇:敏捷方法在测试与开发与测试实践中的运用;
23. 黄颖:对敏捷测试的应用有了不同角度的了解,对敏捷的细节有了一些思考;
24. 方亮:让管理层敏捷起来;
25. 任远航:了解专家经验,提升自己;
26. 戴晶:找到部门的发展方向;
27. 术卓娜:了解敏捷团队创建氛围,以及在测试过程中关注内容;
28. 陈诚:鼓励测试人员提出问题,给出反馈并给出有效的解决;
29. 魏学峰:了解了新的测试方法model test,fuzz test开发,设计自主的测试工具的原则和方法;
30. 施翔:了解了自动化较深的技术;
31. 赵亚军:了解行业中自动化优秀公司的自动化测试方法;
32. 术卓娜:有针对性的开展自动化测试;
33. 梅声刚:关于未来方向的启示;
34. 孟岩:学习自动化测试思想;
35. 周国成:大型软件测试关键点;
36. 余洁:开阔眼界;
37. 李瑞冬:借鉴团队职责,分工;
38. 周国成:先进的测试理念;
39. 黄颖:测试目标的修订优化;
40. 王金光:测试团队角色分工与目标。


产品创新专场:
41. 王焜:符合国情的创新框架;
42. 林欣:系统的学习创新产品的途径、方法;
43. 王志欣:对创新有了基本了解;
44. 阳陆育:讲课方式专业;
45. 蔡翔:不同阶段的不同创新方法,10000小时是成功的入门标准;
46. 林欣:启动新的产品的方式;
47. 余洁:尝试不同的思维方式;
48. 田欣姝:创新意识与地图框架;
49. 蔡翔:满足需求是平庸之为,引领需求才是高手之道;
50. 张永智:模式创新,体验创新;
51. 徐文叶:了解了在线产品的拉动方法;
52. 邱志东:“把产品做大”的概念;
53. 舒舟:对产品后续内容的重视;
54. 陈在华:拓宽了知识面;
55. 李轶杰:对平台产品用户以及产品经理的取费有了一定认识;
56. 李逸波:产品开发筛选等;
57. 陆赟杰:差异化的定制;
58. 邓青:利用平台优势;
59. 吴毅成:拉动网站流量的方法和套路;
60. 王前程:以平台拉动新产品;
61. 沈莉:如何成为产品经理;
62. 张凯峰:产品经理思维;
63. 王焜:讲师主要分享实践体会,非常有意义和实用性;
64. 王禹圣:需求调查的方法;
65. 郝梅娟:用户访谈的问题与对策;
66. 丁弘:需求分析的视屏不错;
67. 刘彦伸:了解对客户需求对产品的主要性;
68. 梁溢:如何了解真正的用户;
69. 王焜:创新需要有一个体系,需要改变思维模式;
70. 鲁海荣:产品规划,产品需求如何做,工具、方法;
71. 朱松丽:用右脑思考问题,幻想的重要性;
72. 洪磊:产品概念的生成方法;
73. 周暾:如何和客户沟通,理解客户需求的方法;
74. 杨梅:客户需求的获取,非引导的开发性问题;
75. 刘彦伸:需求的开放式获取;
76. 王信红:需求调研(开发、非引导);
77. 龚雄:定义需求,形成产品原型;
78. 周暾:和客户访谈时,应如实记录客户的需求,应留有时间去想;
79. 杨梅:准确把握客户需求;
80. 蔡翔:KJ分析法。


团队管理专场:
81. 宋文磊:获得带团队的经验分享;
82. 孟宪伟:团队和绩效管理的认识;
83. 周凡利:学习了团队管理的一些要素;
84. 蒋凯:团队建设中的常见问题;
85. 王翦:团队很重要;
86. 赵超:关于对团队管理的探讨;
87. 吴勇明:团队管理中的冲突解决办法;
88. 缪亚波:团队发展过程中应该思考的一些问题有所启发;
89. 唐灏:通过制度实现矛盾的统一;
90. 周恒祥:了解了讲师的部分工作经验;
91. 方登言:对工时表和resoure pool的概念有更好的了解;
92. 赵营苗:提高高度,目标看下一个位置,不断往前走;
93. 周唯海:必须把技术转化为产品—工程商人;
94. 刘刚:对待各种类型员工的方法;
95. 李健全:产品的财务成功市场成功定位,技术鼓励创新,产品必然成功;
96. 丁雷:工程商人的概念;
97. 邵小花:注意员工的培养和学习,教人员如何安排工作并确立工作核心;
98. 何盛龙:技术管理的原则及方法;
99. 陈烨:时间管理,作为技术管理者的条件;
100. 赵彬:关于产品成功的标准的介绍;
101. 黄功平:改变了很多过去不正确的观念;
102. 韩樾:绩效定义与管理;
103. 张漳:了解绩效管理的研发特点指标;
104. 黄静峰:管理与考核;
105. 唐希:了解到KPI合理性的重要性;
106. 黄永德:市场驱动产品研发;
107. 余洁:一些实际的绩效管理方法;
108. 李建全:考核与度量指标区分,述职报告和平衡积分卡,研发人员的绩效考核方法;
109. 朱见麒:绩效管理,绩效承诺;
110. 戴水华:研发晋升通道的讲述;
111. 张溢:讲的比较透彻;
112. 汪晓晓:产品规划的重要性;
113. 孟宪伟:项目管理工具;
114. 梁晓靖:新的项目管理知识;
115. 袁秀芳:了解了产品如何规划,项目的有效管理;
116. 邢宏伟:产品规划的发布及组织;
117. 姬广军:项目管理;
118. 刘凌:进一步控制需求;
119. 邓青:理论应用实践;
120. 黄金:WBS。


架构设计专场:
121. 王亚奇:学习了软件调试的设计思想,从架构层面上支持软件;
122. 程飞:系统化的理解了一些软件设计的衡量标准;
123. 袁秀芳:在开发时如何控制软件,软件发布后如何处理软件BUG,重视调试;
124. 席振:理解架构设计中跟踪调试的设计和重要性;
125. 王强:了解到架构对质量的提升很有用;
126. 骆海涛:在架构设计之初,就要考虑测试,从骨子里支持测试;
127. 茅明杰:D4T和D4D,提升软件的长久质量;
128. 韩峰:多种实用的Debug技术,以及Debug的思想;
129. 王亚奇:减少pnint方式追踪,实现内容LOG机制;
130. 黄磊:缺陷收集在系统持续改进中的作用;
131. 席振:了解架构设计的方法,架构师的职责;
132. 任麒麟:明白了架构师的职责和需要的技能;
133. 蔡纯钢:学员与讲师交互提供多种方案扩展了思路;
134. 孙恒明:架构设计时最需要关注的部分;
135. 汤健:理清架构设计思路,用于实际工作中统一消息SOA有很好启发;
136. 程飞:探索下Industry models,争取应用到项目中来;
137. 李冰青:注意认同别人,架构的目标要明确;
138. 郑明迪:从不同角度看待问题决定界限;
139. 顾劲松:领导团队向同一个方向前进;
140. 兰翔:关于沟通的细节问题;
141. 孙恒明:认识到以前工作中忽视的问题;
142. 袁秀青:了解架构视图的种类及多种图的作用;
143. 顾劲松:从实例中了解作为构架师如何做具体的工作,产生什么结果;
144. 王亚奇:架构设计不仅要面向开发角度来创作视图;
145. 李冰青:架构不等同于逻辑视图加开发视图,架构的非能要求;
146. 胡曦:架构设计的输出需要满足不同大众的层面;
147. 郑明迪:视图分层,利用恰当视图与相关人群沟通;
148. 周伟才:做让人信服的架构设计;
149. 刘伟:架构设计的驱动因素;
150. 袁秀青:视图作用到架构中;
151. 张国栋:面向对象设计的观念
152. 茅明杰:对设计模式有了更深入的了解;
153. 韩峰:面向对象设计之重要性;
154. 李伟:面对对象编程的一些理念;
155. 张永智:重用和隔离变化,设计的本质;
156. 王亚奇:对变与不变的部分进行分离;
157. 程飞:从具体的实例出发阐述理论;
158. 冯希辰:如何给他人做架构培训;
159. 杨富平:了解了一些底层的调试技术;
160. 李晓激:作一些非UML的视图文档。


项目管理专场:
161. 周暾:真正体会了敏捷的思想;
162. 黄文辉:对编程及及时评审的概念,减少浪费的思想;
163. 马骏:对项目管理方法有所领悟和提升;
164. 江立助:学习敏捷的精要,是高层次的沟通;
165. 卞昉:如何更好的成为一名项目管理者;
166. 徐明坤:遇到问题,通过良好的方式解决问题;
167. 巢留云:领会正确“价值观”,即敏捷之美;
168. 王伟:如何更高效的工作,团队协作等;
169. 周暾:可以通过爬山活动来激励提升团队的战斗力和效率;
170. 蔡纯钢:从经济角度制定项目管理方法和流程;
171. 陈海峰:生活中可了解其他行业的管理知识,改进自我;
172. 邢宏伟:开发文化很重要,它是对所有人的目标,开发方法要关注细节,细节决定成败;
173. 李伟:对软件计量管理的成本和问题有系统的了解;
174. 许明坤:在集成管理中,减少失误,提高效率;
175. 黄文辉:加深对集成的理解,对集成管理的方法;
176. 汤健:明确了软件集成的实施思路方法;
177. 马俊:获得软件配置经验,持续集成的优势;
178. 汤健:持续软件集成,自动化,保障集成效率;
179. 邢宏伟:关于持续集成方法的应用以及工具软件的更新;
180. 马骏:对需求分析及管理有了更深刻理解;
181. 陈真:需求与目标架构设计关联;
182. 刘彦伸:对需求管理及项目管理的进一步认识提高;
183. 许明坤:把一个问题想清楚,并通过文档描述出来(非常切合实际,受益匪浅);
184. 周瞰:需求的重要性,如何获取有效需求,如何对需求进行有效评审,用户体验的重要性;
185. 黄磊:什么是好的需求文档,文档在项目中的作用;
186. 李伟:对需求分析的必要性和需求变更的应对手段;
187. 李兵:很有共鸣,促使自身思考如何改进直接的工作;
188. 黄文辉:需求评审的角色安排,实际操作方式与要求;
189. 周瞰:根据不同项目类型,采用什么样有效技巧,来获取准确的客户需求;
190. 陈跃军:了解确保项目过程中正确执行的要素;
191. 马骏:规划阶段的主要环节和要求;
192. 龚雄:项目规划如何定义设计目标;
193. 张滢:需求的重要性和程度;
194. 黄文辉:对需求评审的实战知识;
195. 巢留云:跟实际结合紧密,事例生动;
196. 张纲:需求-研发-测试关系新思考;
197. 李扬:项目管理的可预见性,评审过程;
198. 马骏:需求分析,管理,变更控制;
199. 李伟:需求的收集,文档的定位;
200. 陈琦:需求评审,需求变更等。

 
驱动软件研发团队快速成长

知名软件团队一直青睐